瓷都德化报

2025年08月25星期一
刊号:CN-35(Q)第0101号
放大 缩小 默认

陈庆南:烽火里教育救国

新闻作者:颜志强 陈安安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25  查看次数:55次  

在德化的教育史册上,陈庆南的名字始终与烽火岁月中的教育救国事业紧密相连。这位生于1888年的闽中才俊,在抗战烽火燃遍中华大地的艰难时刻,以“私资散尽育英才”的决心,先后创办、管理5所学校,将教育与实业救国的理想融在一起,为动荡中的国家培育了一批批实用人才。

陈庆南肖像 (1).jpg

烽火改弦 开设速成师资班

1933年,日军侵华的阴影已笼罩华北,时任福建省立第十二中学(今永春一中)主席委员的陈庆南,接到了担任德化县立培风中学校长的任命。彼时的德化,地处闽中山区,教育基础薄弱,师资匮乏成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障碍。

“生产教育为今日立教之根本”,这是陈庆南在《江浙赣鄂陶瓷及乡师考察记》中写下的核心主张。他敏锐地意识到,抗战时期的教育不能脱离现实需求,而培养乡村教师是唤醒民众、支援抗战的基础工程。1934年,他力排众议,向省教育厅申请将培风中学改办为“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”。获得批准后,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学制转换,开设速成师资班。

在乡师办学期间,陈庆南亲自制定课程体系,将传统师范教育与战时需求结合,增设“战时民众教育”“乡村生产技术”等课程。他常对师生说:“烽火连三月,教育不能停。今日之师范生,明日之抗战士,既要能教书,也要能种田,更要能动员民众。”1935年该校就培养了52名乡村教师,这些人毕业后深入德化、永春、大田等县的偏远乡村,既传授文化知识,又组织民众开展抗日宣传,成为山区抗战的“隐形力量”。

陈庆南履率表.jpg

瓷火淬炼 陶瓷实业救国

德化作为瓷都,陶瓷产业在抗战时期是支撑地方经济、供应军需的重要力量。但当时的德化瓷业墨守成规,技术落后,难以满足战时需求。陈庆南深知,“欲救亡图存,必先振兴实业;欲兴实业,必先培育人才”,由此开启了他创办陶瓷职业教育的历程。

1935年初,他在乡师内附设陶瓷班,这是福建近代陶瓷职业教育的开端。他亲自撰写《德化瓷业之探讨与实施》,详细规划办学方案:免收学费以吸引贫寒子弟,开设炼矿、调釉、窑作等12门实操课程,甚至规定“学生实习出品由学校收购”,既保障学生收入,又推动技术转化。

1935年3月,省派陈庆南为陶瓷学校筹备员,赴赣、浙、鄂等地考察陶瓷教育。1935年8月,在他的奔走下,“省立德化陶瓷职业学校”正式成立,陈庆南任教导主任。学校和改良场分别选址于“德化北门外文庙”和西校场,建三座实验瓷窑,开设初中两年制1班,招生30多人、教职员4人。学校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,力行培养技术人才。1937年学校办理第一届毕业生共28名,成为德化瓷业改良场生产骨干,不仅追求瓷器的体式新颖,绘彩方面更是力求精美,在陶瓷技艺的革新方面成效明显。1938年3月,因全面抗战爆发等诸多原因,学校停办,而瓷场(改良场)仍继续。当时社会赞誉,“极一时之盛,而瓷品新式之增多,亦破德前所未有”。

陈庆南1936年2月发表于《福建教育》的论文《德化瓷业之探讨与其实施》首页.jpg

倾资兴学 培养农技人才

1944年,物资匮乏加剧。陈庆南发现,德化、永春、尤溪一带“数县完全以农为生,却无一所农校”,农民“耕种不合科学,生产有限”,严重影响战时物资供应。他毅然捐出自己名下2000余亩田地(时价3000万元法币),在原浔北初中校舍创办“私立尚养农业职业学校”,于1945年3月23日开学。陈庆南亲自担任校长,讲授公民课,每节课必讲“农业救国”理念。更令人动容的是,他的四个儿子陈文、陈毅、陈琛、陈健共同投身办学,“父子同校、不支薪俸”的事迹传遍闽中。

在《拟创办福建私立尚养农业职业学校简要》中,陈庆南写道:“当此抗战时期,对于地方生产尤应改良农作为急务。”学校以“培养农业技术人才,支援战时生产”为宗旨,开设农作物栽培、畜牧兽医、森林保育等课程。

尚养农校实行“半耕半读”模式,学生白天上课,傍晚参与农田耕作,所产粮食除供应学校外,还支援附近抗日游击队。

1945年6月,德化县政府在给省教育厅的公文中称赞:“陈庆南倾家办学,培植农业干部,切合战时需求,其志可嘉。”同年,民国海军上将、福建省省长萨镇冰亲题“倾资兴学”牌匾赠予他,以彰其功。

据统计,尚养农校在抗战及战后共培养毕业生200余人,多数成为当地农业、林业骨干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该校发展为今日的德化二中,延续着陈庆南“教育救国、实业兴邦”的精神。

1951年底,陈庆南走完了他64年的人生历程。这位在抗战烽火中坚守教育阵地的先驱,以一己之力创办、管理5所学校,将全部家产投入教育事业,践行了“教育救国”的誓言。他的实践证明,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,教育依然是照亮民族未来的火种。

(本文根据陈庆南《履历》《江浙赣鄂陶瓷及乡师考察记》等整理。)


放大 缩小 默认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在线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