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月22日清晨,三班镇中国茶具城广场已飘满香气——1240多个德化瓷碗拼成的巨幅艺术装置在阳光下泛着莹白光泽,戴云黑鸡的醇厚、红米药膳的清甜与瓷釉的温润气息交织,德化“村碗”大赛暨“瓷都盛宴”美食嘉年华在此启幕。
这场由市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办公室、县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指导,多部门联合主办的盛会,正以“瓷”为媒、以“食”为桥,让世界瓷都的千年技艺与戴云山乡的原生风味,共谱一曲“美食美器”的乡愁乐章。
“村碗”竞艳 瓷食交响里的乡土匠心
“这道戴云黑鸡焖瓷盅,得用土灶慢焖3小时,再盛进德化猪油白瓷盅里,瓷的保温性能锁住鸡的鲜,釉色又衬得汤更清亮。” 在“村碗”大赛决赛展区,来自浔中镇的乡厨范小华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瓷盅边缘。作为乡镇海选中脱颖而出的“民间高手”,他带来的这道菜品,是我县乡村“灶火与窑火共生”的缩影。
本次“村碗”大赛堪称我县“美食美器”融合的首创之举。活动面向全县18个乡镇,围绕“传统家宴”“食材创新”“风味小吃”三大主题征集菜品,所有参赛佳肴均需盛放于本地瓷器中。经过层层筛选,180道代表各乡镇顶尖水平的“村碗”最终汇聚决赛,以传统八仙桌整齐陈列,既有红米药膳汤、苦菜小肠汤等承载三代人记忆的“农家土味”,也有以黑兔肉丝搭配青瓷盘的创新菜式,每一道都是“舌尖工艺”与“陶瓷美学”的结合体。
“评审不只是评菜,更是评‘瓷食相融’的意境。”担任专业评审的元老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廖鼎昌拿起一只盛放着“山间清味”冷盘的薄胎白瓷碗,指尖轻触碗沿,“你看这碗壁薄如纸,透光性好,衬得野菜沙拉格外鲜嫩;要是换了厚瓷碗,就少了这份‘食与器共生’的灵气。”本次评审采用“权威 + 大众”双轨机制:专业评审团从食材、技艺、风味、器皿搭配四个维度打分,现场游客则可通过消费集章兑换“品鉴护照”,为心仪的“村碗”贴上投票贴纸。“我投了那道瓷盅蒸蛋!瓷碗的细腻让蛋羹入口更滑,像小时候外婆做的味道。” 来自泉州的游客林晓婷举着贴满贴纸的护照,语气里满是惊喜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活动现场发布了三班镇格梓山出土的商代原始青釉瓷碗 —— 这只距今3000多年的瓷碗,胎质坚硬、釉色青润,是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德化瓷碗。同期开展的“碗见乡愁 —— 德化窑千年器用美学与乡土记忆展”,则以这只原始瓷碗为起点,串联起唐宋元明清的瓷碗演变:唐代的粗陶碗带着山野的厚重,宋代的影青瓷碗透着文人的雅致,明代“中国白”瓷碗如羊脂玉般温润,清代青花瓷碗则绘满了市井生活的热闹。“每只碗都是一段乡愁。” 正在观展的县烹饪餐饮业协会会长吴少泉感慨,“以前村里办宴席,家家户户都会拿出珍藏的瓷碗,现在通过这个展览,年轻人也能看懂‘一碗一时代’的故事。”
嘉年华赋能 从舌尖盛宴到振兴新篇
若说“村碗”大赛是“文化正餐”,那同步开启的“瓷都盛宴”美食嘉年华,便是一场让游客“五感全开”的沉浸式体验。在近50家泉州知名餐饮企业集结的美食市集里,面线糊、土笋冻、德化炸糟鳗等小吃摊位前排起长队;农优产品展销区中,德化“三黑三黄”(黑鸡、黑兔、黑羊,黄兔、黄牛、黄花蜜)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游客争相选购。 据了解,本次活动精选10余家农企参展,通过“美食引流 + 农品展销” 的模式,助力优质农产品从 “村野”走向“城市”。
非遗技艺活态展演则让现场更添文化味:瓷雕师傅指尖翻飞,半小时便刻出一只迷你瓷碗;山歌传承人唱起《瓷都迎客谣》,歌声里满是乡土热情;过饥草汤、熟地等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展示前,游客们围着师傅请教配方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活动并非 “一次性盛宴”,而是德化推动“农文旅瓷”融合的长效探索。活动现场发布了“德化村碗旅游专线”,串联起中国茶具城主会场与18个乡镇的美食文化打卡点,游客凭“村碗通关文牒”集满4个打卡章,年底前可兑换限量“村碗”盲盒礼包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专线,让游客不只来一次,而是走进各个乡镇,品尝更多‘藏在山里的美味’。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黄鹏辉介绍,活动还同步推出《德化村碗风味图鉴》电子版,收录180道参赛菜品的配方与背后故事,“这既是闽南风味的档案,也能让更多人学做德化菜,传承乡土味道。”
在“厨艺研学工坊”的亲子体验区,市民李燕婷正带着女儿学做糍粑:“孩子第一次揉糯米、打糍粑,还知道了糍粑要盛在粗陶碗里才够香,这种体验比课本上学得更生动。”而消费激励机制更让市集活力倍增——凭美食市集满200元消费记录,可兑换50元农优市集代金券;凭农优市集满200元记录,可兑换5张10元美食市集代金券,形成“吃购循环”。“我用美食券买了炸糟鳗,又用农优券买了黑兔肉丝,划算又开心!” 游客郑晓丹的话,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。
从商代原始瓷碗的千年回响,到如今“村碗”里的乡土滋味;从陶瓷艺术与美食的碰撞,到农文旅瓷融合的振兴实践,我县这场“美食美器”的盛宴,正将散落山野的乡愁,通过瓷碗这张“金名片”,从村野灶台推向更广阔的舞台。正如黄鹏辉所说:“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,德化不只有好瓷,还有好味;更希望通过这场活动,让瓷与食成为纽带,吸引八方来客,助推德化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泉州申创‘世界美食之都’烙下鲜明的德化印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