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都德化报

2025年05月12星期一
刊号:CN-35(Q)第0101号
放大 缩小 默认

传承千年农耕文明 共绘乡村振兴画卷

新闻作者:吴有森 邓志鹏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12  查看次数:41次  

在戴云山麓的怀抱中,雷峰镇李溪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5月5日,农历四月初八,2025年德化县溪谷文化生活季暨中国李溪农耕民俗活动在这里盛大启幕,为人们带来一场农耕文明的沉浸式体验,也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描绘出绚丽的篇章。

活动以“农耕原乡 云上李溪”为主题,吸引了千余名游客与当地村民齐聚田间,共同开启这场农耕文明的盛会。此次活动通过农耕文化体验、民俗活动展演、生态旅游推介等多种形式,深度挖掘和展现了李溪村“耕牛文化”的深厚底蕴,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。千余名游客与当地村民齐聚田间,共赴一场农耕文明的沉浸式盛宴。


传统民俗“活”起来

耕牛文化点燃乡愁


活动在清晨7时拉开序幕,玉林堂前彩旗飘扬,激昂的唢呐声直穿云霄。三声礼炮轰鸣,百面彩旗沿着村道舞动,村民们以最高礼节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。

插秧比赛火热进行.jpg

头戴斗笠、身披蓑衣的村民牵着披红挂彩的耕牛,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游田。他们为牛群点朱砂、喂食糍粑,这一系列仪式再现了传承千年的农耕礼仪。村民陈昌坚感慨地说:“牛是我们农人的好伙伴,这么多年来,一直辛勤耕耘,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很多,我们感恩它们。”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,活动借助大屏直播,将现场的热闹场景实时传递给线上观众。线上线下的观众共同沉浸在这场文化盛宴中,齐声喝彩。


文化体验“潮”起来

互动融合焕发新机


在游田仪式结束后,精彩的文化展演活动接踵而至。舞蹈《四季花神》的舞者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,以灵动优美的舞姿演绎着自然之美,将四季的更迭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。《耕读筑梦》则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,勾勒出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场景,让人们感受到耕读文化的独特韵味。

孩子们体验趣味抓鸡等农耕游戏.jpg

“带孩子来感受农耕,比书本更生动!”游客陈晓霞赞叹。现场还精心设置了“趣味抓鸡”“秧踏竞赛”等充满趣味的农耕游戏。来自都市的家庭纷纷参与其中,孩子们在稻田里嬉笑奔跑,大人们也仿佛找回了童年的快乐。在游戏过程中,大家深刻体会到了“粒粒皆辛苦”的含义。与此同时,泉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授予李溪村“采风基地”称号,随着红绸揭幕、礼花升空,农耕文化体验环节正式开启,为游客们带来了更多丰富有趣的文化体验。


生态旅游“火”起来

三线并进激活乡村经济


此次活动还同步推出了“李溪生态旅游线路”,这条线路涵盖自然探秘、文化寻踪、研学实践三大主题,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选择。

耕牛竞速比赛激烈上演.jpg

在自然探秘之旅中,游客可以漫步于千亩竹海,感受竹子在微风中摇曳的飒爽英姿,聆听竹叶沙沙的低语;还能探秘云间梯田,欣赏那层层叠叠、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,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在文化寻踪之旅中,游客可以寻访明代虎贲山古迹,触摸历史的脉络,感受岁月的沉淀。古老的建筑、斑驳的石碑,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,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在研学实践之旅中,游客可以在林下百草园参与种植铁皮石斛,了解这种珍贵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巧;还能体验竹编非遗技艺,在编织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,领略民间艺人的匠心独运。此外,李溪村的特色吊脚楼民宿和稻田认养等项目也备受游客青睐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“与自然同眠”,清晨伴着鸟鸣醒来,夜晚伴着虫鸣入睡,感受“春种秋收”的田园诗意。来自厦门的游客王文凯不禁感叹:“没想到乡村游能如此丰富多彩,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,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真的让人流连忘返。”


文旅融合“强”起来

乡村振兴绘就新篇


雷峰镇党委书记陈煌林表示:“我们将持续挖掘农耕文化内涵,让乡村成为承载人们诗与远方梦想的载体。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,让传统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助力乡村振兴。”

这场农耕民俗活动,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,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它见证了传统农耕文化在创新中传承,也见证了乡村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走向振兴。近年来,雷峰镇充分依托城东新区的区位优势,以及当地丰富的温泉、生态资源,深化“旅游+”战略,致力于打造“春樱、夏竹、秋稻、冬泉”四季品牌。通过串联蕉溪—潘祠—李溪特色风景道,推动休闲游、研学游、康养游融合发展,带动了超千名村民就业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。未来,李溪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,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。


放大 缩小 默认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在线投稿